skip to main | skip to sidebar
Arcanum Conjecture
 
RSS
  • Arcanum Conjecture
  • Blogger

《暴君遺灰》(Ashes of the Tyrant by Erin M. Evans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  《暴君遺灰》(Ashes of the Tyrant)是是硫磺天使事記(The Brimstone Angels Saga)的第五本書,承接第四本的《血蘊之炎》(Fire in the Blood )。

  以下絕對包含劇情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
  整個故事發生在1486 DR,耐瑟山脈捲軸之年的12月下旬,主要地點是在龍人領土提曼璱(Tymanther)首都Djerad Thymar和固土山脈D神祇的大圖書館、九獄以及幽暗地獄。因為城市堡壘是主要場景,讀者可以看到與前作地點科米爾很不一樣的龍人社會與文化展現。

  地點包括幽暗地域? 是的,這本小說和最近的Rage of Demons事件有連動,其中之一在本書有相當重要的戲分。這本書出場的有一位漆黑如夜、一位身具雙首、一位掌理不死生物。我有點意外這本會和RoD事件有關,可能是後來為配合活動規劃而加入的,但劇情並不突兀,畢竟在前作也有跟無底深淵有關的劇情,而且也拓展出某些可能性。另外,魅魔們的劇情線可能與五版規則變化有關。

  許多讀者關心的神與選民主題在這本仍是重點要素。有的角色不再是選民了,有的則可能是新的選民。本書透過角色行動繼續揭露Asmodeus和Azuth的身分之謎與關於神性的得失可能。其他對劇情有較大影響的還包括Enlil和Gilgeam。

  沒錯,有Unther神祇。本書與先前發售的《Sword Coast Adventurer's Guide》裡提到的Unther情況有關連,小說事件開端就是一群年輕世代的龍人試圖透過魔法連通Abeir,即將進行選王活動的龍人首都因故面臨瓦解,連帶引出後續的Unther回歸。

  當初參與九獄之主昇神事件的Bryseis Kakistos殘魂在本書的戲份增加了,過往謎團逐步揭開,而她對Asmodeus的復仇行動有了可觀進展,並導致重要配角的死亡。

   《暴君遺灰》裡出現了一個特別的配角,影響事件走向與主角之一的命運。她的身分和形象非常鮮明,我想其他讀者在看完本書後也定然會記得她。

  感情戲份一向是硫磺天使系列不可少的重點。除了兩位女主角Farideh和Havilar姊妹的部分,本書也包括在《血蘊之炎》開始逐步引入的龍人養父Mehen路線,讀者會看到他與前任男友Arjhani與新曖昧對象Kallan的互動。

  這本書相當有趣,閱讀起來很愉快。我要再次讚揚Erin,從書中細節可以看出她對於使用共享設定的努力。而且每一章都仔細標明時間地點是非常好的習慣。若要說覺得可惜的部分,那就是還有很多謎題待解答,而我們也只能等待第六本「The King of Dust」,才會知道整個Asmodeus劇情線的結局。

   本書將於2015年12月出版,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11/21/2015 02:36:00 下午



《血蘊之炎》(Fire in the Blood by Erin M. Evans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
  「血蘊之炎」是是硫磺天使事記(The Brimstone Angels Saga)的第四本書,承接第三本的宿敵(The Adversary),該書亦為罅裂(The Sundering)系列的第三本。

  以下絕對包含劇情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
  整個故事的時間點依然在罅裂事件期間,從1486 DR,耐瑟山脈卷軸之年的5月到12月,事件地點基本上都在科米爾。

  先說我對於這本書的總體感想:我很喜歡這個故事,而且很想看到後續。我覺得本書比宿敵更好看。這有可能是因為頁數擴增到四百六十餘頁,所以能夠講述更多且更完整。

  在耐瑟選民營地的事件結束後,Farideh和Havilar跟著養父Mehen和Brin一起前往科米爾,但因為Brin的貴族身分和前作提到的婚約,他們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皇室動盪,而在此同時,耐瑟瑞爾的軍隊正逐步入侵科米爾。

  因為在罅裂事件時期,這本書也出現了好幾位選民。我們如今知道了Asmodeus至少有六位選民,包括Farideh和Havilar兩姐妹。而這本書還出現A神的選民和S女神的選民。

  Farideh與半魔Lorcan以及前歐格瑪聖武士Dahl的感情關係發生了很多變化。她一方面對於自己的選民身分感到不安,另一方面又得依賴Asmodeus賜予的選民力量。她的行動將直接影響到科米爾的安危。

  Havilar和托姆侍祭Brin的關係波折不斷。Brin的王位候補繼承人身分,再加上他和Raedra公主的婚約為這三人帶來很大的挑戰。而Havilar的選民力量也開始覺醒了。Brin焦慮地面對各種難以抉擇的棘手問題,又得與Havilar等人踏上尋找皇儲的旅途。

  Mehen依然全心為著兩個疼愛的養女,但他的過往持續展現,本書新登場的幾個龍人或許在下一本書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,而他可能會找到新的伴侶。但在那之前,似乎還得面對讓其心碎的舊情人。

  Lorcan同時身負來自Asmodeus和Glasya各自交付卻互相衝突的任務,又得面對自己對Farideh的感情,但他的某些作為帶來他預想不到的後果。而為了分頭進行任務,他把姐姐Sairche放出來了,但Sairche當然自有算計,事件開始生變。

  Dahl為了豎琴手的工作來到科米爾,試圖抽絲剝繭解開某個真相。他在上一本中倉皇失措地拒絕Farideh使用靈魂視覺向他轉述歐格瑪的神意。在本書,讀者會看到Dahl的轉變與成長,他會面對之前一直逃避的問題,見證歐格瑪留下的全篇神意,並逐步醒悟自己當初墮落的原因。

  Raedra公主是非常讓人喜愛的新角色,她不完美,有著自己的煩惱與悲痛過往,但她同樣很努力而有責任心。科米爾與皇室陷入動盪,加上與Brin之間的問題,她依然能展現自己的勇氣並有所成長。

  A神的選民在故事中有重要的作用,我提早猜到了他的身分,並因此書竟然包括這件事而很是驚喜。總之,這有關一樁重要事件與Asmodeus的秘密,我非常期待這條劇情線的發展。

  雙胞胎的祖先,當初的「托瑞爾十三」之首Bryseis在上一本書揭開身分之後,在這本書持續影響多個事件發展。其目的一步步展現,而那可不是為了幫助Asmodeus。

  除了上述的幾個重要角色,書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,包括某幾個貴族,讀者一開始恐怕沒想到他們並不止是過場人物而已。另外某人的新寵物也很可愛。對了,T神以本體在故事中登場。此外還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和劇情支線。

  我覺得不管是從前作或本書來看,Erin都是個努力的作者,可以看得出她有做功課,讓書中能合理出現與其他作者作品有關的線索。這很值得讚許和鼓勵。本書還包括有趣的彩蛋。而標題的血蘊之炎可不止是指封面主角Farideh而已。書前附的科米爾皇室家譜對小說讀者或設定愛好者會很有幫助。

  我很期待後續作品,場景看來會是龍人國家提曼璱的首都Djerad Thymar,很多條劇情線應該會繼續發展。不論你喜歡硫磺天使系列或科米爾,這本書都推薦一讀。


  本書將於2014年10月出版,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9/14/2014 11:39:00 下午



《君王崛起》(Rise of the King by R. A. Salvatore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
  「君王崛起」(Rise of the King) 是Companions Codex系列的第二部,作者是R. A. Salvatore。前面承接的作品是「獵人之夜」(Night of the Hunter)。

  以下可能包含劇情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
  整個故事依然是多線進行,時間點是在1484 DR甦醒眠者之年的下半年。「闇化」事件已然壟罩白銀聯邦。

  卓爾利用政變和身分偽造等手段讓獸人、哥布林、霜巨人和龍類組成大軍開始攻擊各城市。其中霜巨人之所以能加入是因為貢夫的某個計畫。而龍類之所以願意援助,是因為班瑞家的首腦們承諾了一件事,這與Tyranny of Dragons事件有關。

  不止一位擁有King頭銜的北地人物殞落,某座萬人大城和某個千人市鎮被攻破。蜘蛛神后的憤怒化為陰謀,地面人民遍傳此戰乃是由杜堊登家族主導。

  在魔索布萊城,昆舍爾的支配力越加龐大,除了一手主導由地表精靈黛莉雅擔任杜堊登家主母並成為第八家族,執政議會的席次也發生變動,不再只是由八大家族主母組成。而杜堊登家族的首腦人物已然湊齊,他們一方面聽令於班瑞家族,但也希望能為杜堊登家族立下功勞。

  賈拉索藉著條件交換離開魔索布萊城,往返各地並以他的方式影響這場戰爭,向是從達馬拉找來龍類盟友。

  整本書有很多篇幅在描寫城市攻守。崔斯特等人雖然設法援助(瑞吉斯的表現相當亮眼)但有些事情終究無法改變。

  某些角色有了新的發展,像是透露了矮人潘特的最終命運,還有貢夫的全新研究主題(書中有解釋原因,我很期待以後會如何發展)。此外,故事裡也出現了一些久未登場的角色,像是某個矮人以及某個傳說級人物(我很喜歡對於這位的描寫)。

  總體而言,這本書我還蠻喜歡的。而不論是戰爭發展、剩餘大城的命運、分離的各小隊如何重聚、賈拉索龍類朋友的協助、貢夫的學習狀態、那個傳說級人物的影響、黛莉雅的混沌心智…等,我很期待下一本書的後續發展。


  本書將於2014年9月出版,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7/26/2014 01:07:00 下午



《諭使》(The Herald by Ed Greenwood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   《The Herald》是The Sundering系列的第六本書,同時也是最後一本,作者是Ed Greenwood。前五作分別是R. A. Salvatore的《The Companions》、Paul S. Kemp的《The Godborn》、Erin M. Evans的《The Adversary》、Richard Lee Byers的《The Reaver》和Troy Denning的《The Sentinel》。這系列的六本書由六位作者執筆,彼此獨立,從不同角度呈現罅裂(Sundering)事件。

  以下有少量提及本書之內容,為了避免影響閱讀樂趣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
  其實這大概是除了《The Godborn》之外,本系列我最想提早劇透的一本…...以下僅略提些許。

  本書發生在1487 DR,符文領主捷勝之年的秋季,整個劇情的時間跨度並不長。主要地點在燭堡、黯影城、迷斯卓諾、陰影谷和科米爾等地。本書結局時,有些地點會發生極大變化。(對,用「極」字形容是有原因的。) 由於罅裂事件涉及眾神互動,本書干涉事件發展的神祇有兩位,一位是莎兒,一位是蜜絲特拉。

  劇情概要是莎兒要實現她長久以來的冀求,而服侍夜之女神的黯影城為執行神意而全力出動,燭堡和迷斯卓諾因此飽受衝擊。在密絲特拉這方,正為了恢復魔法網絡而努力的伊爾明斯特等人必須拯救世界,阻止莎兒的謀劃實現。除了轉折的主線劇情,還有其他支線同時進行。

  由於事件牽連廣度,書中有大量著名角色登場,除了在Sage of Shadowdale系列登場的Amarune等人,還包括從四版出版以來便狀態不明的數個角色。此外,讀者們以為消逝的人其實還在,以為還活著的卻逝世了。雖然我對後者有點存疑,因為與其他作品有所出入。那或許是編輯方的統合疏漏,但從故事內容而言也並非不可能發生。某些角色揭露了特殊身分與動機,而到結局時有好幾位著名人物的狀態發生改變。如果讀者認得這些角色,閱讀過程應該會有不小的驚喜感。

  原則上我喜歡這個精彩的故事,但對幾處依然抱持猶豫。首先,如果本書的頁數稍多一些,應該可以讓支線劇情呈現得更加完整。而我猜測某些重要變更是肇因於版本異動,並呼應傾向舊版設定的訴求。但有些改變相當巨大,這可能會衝擊到部分讀者。同時,我固然非常高興看見本書用了一個舊版時就存在的伏筆,讓某個預言的重要性被提升,但它在故事中的詮釋方式究竟適宜與否,可能要看每個讀者的觀感而定。

  雖說罅裂系列的六本書是各自獨立,作為本系列收尾作,本書有略提其他幾本書的事件,特別是《The Sentinel》。

  對於關注罅裂事件的讀者們,本書是必讀的。而若只是對著名地區和人物或是衝擊式場面感興趣的讀者,這個故事應該也符合要求。

  最終,罅裂事件結束,兩個世界完全分離,五版設定也即將來臨。總評全系列,我認為雖然六本作品的方向與狀態不一,但整體而言還是相當有趣而值得一看的。

  《諭使》將於2014年6月出版。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先行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4/15/2014 01:06:00 上午



《戍衛》(The Sentinel by Troy Denning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
  《The Sentinel》是The Sundering系列的第五本書,前四作分別是R. A. Salvatore的《The Companions》、Paul S. Kemp的《The Godborn》、Erin M. Evans的《The Adversary》和Richard Lee Byers的《The Reaver》。這系列的六本書由六位作者執筆,彼此獨立,從不同角度呈現罅裂(Sundering)事件。

  以下有少量提及本書之內容,為了避免影響閱讀樂趣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  相較於系列前四本,我得說這本書給我印象比較不同。

  首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幾位選民主角。

  Kleef是科米爾人,在瑪杉柏擔任城衛,他們一家都是已逝的守護之神海姆的信徒。他奉行海姆的信條,但這種價值觀與週遭的腐敗城衛和官僚們形成衝突,這也成了他苦痛的根源之一。

  Arietta是科米爾貴族,在黯影城大軍攻打科米爾時,她選擇執行貴族的義務,而非像其他人一像棄城離去。但她對於自己身分的認定一度帶來徬徨與悔恨。

  Malik是一個存在已久的著名角色。來自卡林杉且身為謊言之神希瑞克選民的他,再度奉行神旨執行某些任務。他運用實話與謊言操控他人,試圖讓事件依希瑞克的意願發展。

  Joelle出身於貝爾達斯克,這個竊賊執行神意,牽扯其他幾位同伴,以愛引動了本書最主要的事件。

  本書講述這四個角色如何相遇,以及在這個大事件時期他們的重大任務又是什麼。

  先來說我比較喜歡的部分。我喜歡Kleef和Arietta這兩位角色的個性與行動方式,其驕傲與煩惱讓他們變得生動許多。而隨著情節進行,他們也有較明顯的角色發展。我會希望看到他們兩位在未來的故事。

  再來,本書出現了之前《匪寇》的配角,而且發揮不小的作用,這種串聯設計讓我很高興,強化了這系列的時空背景。而本書也描寫到罅裂事件所帶來的種種影響,強化了系列作提到的現象,而某地區最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。

  再來就是讓我比較猶豫的部分。

  不知為何,相較於本系列其他作品,本書頁數有所減少,導致進展速度顯得有點突兀匆促。不論是角色的各種認知、心態或彼此關係的改變其實都可以多做描寫,讓這些變化來的更加自然些。這點非常可惜。

  另外就是貫串本書的那個任務。為避免透露劇情,我只能說那個事件的起因風格類似三版到四版的某些過渡事件。雖然那是本書的主旨之一,又藉著角色之口另做詮釋,但我看到的時候還是有點驚訝。

  而因為罅裂事件涉及眾神的互動,本書干涉事件發展的神祇非常多。這點的優劣就要看各讀者們的偏好了。有的神祇也回歸了。

  最後稍微提一下本書的反方。黯影城與某個種族是本書最主要的反派,某些著名角色也有登場,並有著重大變化。而至於讀者們議論紛紛的某個死亡女神,我只能說她並非從其他設定引入的神祇。

  雖說罅裂系列的六本書是各自獨立,但其實本書內容與第二本《神嗣》和第四本《匪寇》的劇情有些許關聯。而即便不關注罅裂事件,而只是想看一個冒險故事,本書也可一讀。

  《戍衛》將於2014年4月出版。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2/23/2014 02:29:00 下午



《獵人之夜》(Night of the Hunter by R. A. Salvatore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  「獵人之夜」(Night of the Hunter) 是Companions Codex系列的第一部,作者是R. A. Salvatore。前面承接的作品是「同伴」(The Companions),後續是「君王崛起」(Rise of the King)。

  以下可能包含劇情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  本書劇情不僅是承接「同伴」,還有漫畫作品「切割者」(Cutter)。在「切割者」中,卓爾精靈Tos’un和女兒Doum'wielle帶著魔劍Khazid'hea進入幽暗地域,他們遇見一群卓爾精靈並進入建於剛特格瑞姆下方的索拉林城,而那些卓爾正是索拉林家的成員。

  在「同伴」尾聲,和四位返世友人相逢的Drizzt重傷痊癒。隨後一行人決定前往剛特格瑞姆拯救老友 - 如今已變化為吸血鬼的矮人Pwent。本書除了接續這兩條劇情線,其他諸如仍在旅行中的Entreri一行人,還有待在路斯坎的Jarlaxle也都有登場。

  出乎意料的,這本書其實還包括了惡魔網絡事件。

  我喜歡這個作品發生在魔索布萊城的部分,相當精采。就在憤怒的Lolth降臨神旨,地表的「闇化」事件即將展開之時,隨著位居第三的索拉林家族外移,執政議會將面臨何等動盪。班瑞家的主母昆舍爾必須掌控這一切,連Jarlaxle也被捲入其中。透過大法師貢夫和某角色,已然身故的老班瑞主母Yvonnel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影響一切局勢。為維持或擴展勢力,各家族紛紛結盟與對抗,幾樁聯姻以及女神見證的繼承人將影響未來局勢。而那或將空出的席次終究會由某家族取得,在這場動盪中,已被消滅的家族將再次出現。而希望獲得更多有關惡魔網絡資訊的讀者也該看這本書。

  Drizzt等五人試圖要拯救Pwent,但除了得找到這個吸血鬼,他們還必須嘗試使用某個方式來幫他擺脫詛咒。面對重生的友人和情人,書中花了一些時間討論她們的友情與愛情是如何變化。除了Regis的過往依然糾纏著他,在剛特格瑞姆中,Catti-brie竟然聽到了來自某個存在的聲音。於此同時,被Drizzt牽連而捲入這一切的Entreri和Dahlia等人,他們所要面對的命運令人相當意外。書中也描寫Entreri和Dahlia兩人對彼此的觀感和想法。

  然而書中除了吸引我的劇情,某些角色的言論顯得相當微妙,不知是否是為了版本更替而要進行某些設定變化。這可能要等之後的作品才能確認。而本書固然描寫了惡魔網絡事件的起始,但發展和結局是否會與其他產品相符也要等待來日方知。

  總體來說,不論是過程或結尾,這本書有好幾處令人意外的轉折,讓我很驚喜。Mielikki和Lolth兩位女神的爭鬥並未止息,伴隨多條劇情的發展,我很期待下一本「君王崛起」。


  本書將於2014年3月出版,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2/07/2014 08:28:00 下午



《同伴》(The Companions by R. A. Salvatore) 閱讀心得

Dungeons and Dragons, Forgotten Realms, Review 0 意見


  《The Companions》是罅裂(The Sundering)系列的第一本書,作者是R. A. Salvatore。這系列的六本書由六位作者執筆,彼此獨立,從不同角度呈現罅裂(Sundering)事件。

  因為已經出版一段時間了,所以只簡單評論並會直接提及本書之內容,為了避免影響閱讀樂趣,請考量是否繼續閱讀。


  我對這本的感想有點複雜,原則上我希望角色的逝去可以造成一定的衝擊,接著就該講述存活角色的故事。但在這本書裡,我們有大量的角色從Iruladoon回來了,這個事件倒是非常切合書名。

  本書四個重生的角色中,有三位有著較完整的故事。這點相當有趣,因為讀者們並非在某本未來作品中了解到角色的真實身分,而是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。以這樣的眼光看著角色發展成長,我想閱讀感受會有所不同。而且三段重生故事並非全無新意,也賦予這些角色更多的可能性與故事延展,這顯然有利於後續作品的創作。喜愛這些人物的讀者應該會很高興看到他們再次回歸,但這也冒著角色過度曝光的危險,並影響另一群讀者的觀感。

  另一個讓我關注的點則是角色重生後的定位。某些事情顯得有點刻意,簡直就像為了回應長期以來的讀者意見而安排角色該是何種狀態。誠然,故事內部有其脈絡和解釋存在,但從作品外來看仍不免令我感到猶疑。

  簡而言之,如果能接受以上談到的幾點,這仍是一本有趣的作品。或許本書主旨是為了延續前面的系列作,對於罅裂事件的描寫程度與此系列其他作品不同,但讀者依然可以感到有些事件正在或即將發生,諸如Mielikki和Lolth 兩位神祇之間的對抗。

  感謝Wizards of the Coast讓我有機會閱讀並給予感想。


2/06/2014 10:47:00 下午



較舊的文章
訂閱: 文章 (Atom)

    Search

    About Me

    Arcanum
   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

    Blog Archive

    • ▼  2015 (1)
      • ▼  11月 (1)
        • 《暴君遺灰》(Ashes of the Tyrant by Erin M. Evans) 閱讀心得
    • ►  2014 (6)
      • ►  9月 (1)
      • ►  7月 (1)
      • ►  4月 (1)
      • ►  2月 (3)
    • ►  2013 (17)
      • ►  12月 (1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1)
      • ►  9月 (2)
      • ►  8月 (1)
      • ►  7月 (2)
      • ►  6月 (1)
      • ►  5月 (1)
      • ►  4月 (1)
      • ►  2月 (3)
      • ►  1月 (4)
    • ►  2012 (19)
      • ►  12月 (3)
      • ►  11月 (11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1)
      • ►  6月 (2)
      • ►  5月 (2)
    • ►  2011 (16)
      • ►  8月 (7)
      • ►  7月 (2)
      • ►  5月 (1)
      • ►  2月 (6)
    • ►  2010 (88)
      • ►  12月 (6)
      • ►  11月 (1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8)
      • ►  9月 (1)
      • ►  8月 (5)
      • ►  7月 (6)
      • ►  6月 (9)
      • ►  5月 (18)
      • ►  4月 (16)
      • ►  2月 (4)
      • ►  1月 (14)
    • ►  2009 (54)
      • ►  12月 (18)
      • ►  11月 (20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9)
      • ►  5月 (1)
      • ►  3月 (1)
      • ►  2月 (1)
      • ►  1月 (4)
    • ►  2008 (17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2)
      • ►  9月 (4)
      • ►  8月 (4)
      • ►  6月 (1)
      • ►  4月 (1)
      • ►  3月 (3)
      • ►  1月 (2)
    • ►  2007 (11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6)
      • ►  6月 (1)
      • ►  3月 (2)
      • ►  1月 (2)
    • ►  2006 (47)
      • ►  12月 (1)
      • ►  10月 (1)
      • ►  9月 (45)

    Labels

    • Changeling: The Lost (103)
    • Continuity (2)
    • Dragonlance (1)
    • Dungeons and Dragons (95)
    • Eberron (5)
    • Forgotten Realms (86)
    • Greyhawk (6)
    • Mage: The Awakening (28)
    • Nobilis 2E (6)
    • Novel excerpt (7)
    • Pathfiner (1)
    • Planescape (7)
    • Promethean: The Created (33)
    • Review (15)
    • Supernatural (1)
    • Tshaddarna (10)
    • Weapons of the Gods (1)
    • World of Darkness (164)

    Recent Comments

    載入中…

    Portals

    • Providence Asylum
    • Terre d'exil
    • The Castle in The Man
    • Trinity
    • TRPG.TW
    • 微光之丘
    • 廚餘的回收桶

    ##EasyReadMore##
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Arcanum Conjecture | Converted into Blogger Templates by Theme Craft